1204:通識教育跨校經典研讀會2021年12月研讀活動

通識教育跨校經典研讀會2021年12月研讀活動

時間:110年12月04日(星期六) 12:00-16:30

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行政大樓402A

本學期研讀書籍:
Carr, D. & Harrison, T. (2015). Educating Character Through Stories. UK: Imprint Academic.

Ch.6 Implementation of the Knightly Virtues Programme(pp.127-135)
導讀老師:王俊斌老師/主持:陳濼翔 老師

Ch.6 Implementation of the Knightly Virtues Programme(pp.136-143)
導讀老師:揚洲松老師/主持:李彥儀老師

讀書會助理:詹昀庭
E-mail: leia180687@gmail.com (M): 0912-766 618


恭賀本會黃藿教授、林仁傑副教授分別獲頒110年度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木鐸獎、服務獎

110年度中華民國聯合年會木鐸獎:臺灣教育哲學學會黃藿教授
110年度中華民國聯合年會服務獎:臺灣教育哲學學會林仁傑副教授


2021.12.04(六)教育哲學討論會:由邊界的觀點理解音樂作品

主講人:王嬿翔博士
演講題目:由邊界的觀點理解音樂作品
演講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行政大樓402(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演講時間:12/04(六)10:00-12:00

本學期第三場教育哲學討論會主講人王嬿翔博士,將與大家分享「音樂的邊界」這充滿趣味的主題!
從古希臘時期開始,邊界的概念即是理解外在世界的重要途徑。在音樂的世界裡,邊界不僅僅是空間的結構而已。音樂充滿了邊界;探討邊界,是理解音樂作品的重要途徑之一。

歡迎舊雨新知一起來參加這場精彩的活動!

🌹主辦單位:臺灣教育哲學學會、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
🎈好心人贊助

2021.11.26-27「預見教育2030:風險時代的教育價值、反思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教育哲學學會」專題論壇訊息

※更多會議訊息,請造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歡迎各位先進一同參與我們的論壇~

本會楊洲松教授、王俊斌教授主編《臺灣重大教育政策與改革的許諾及失落:批判性檢視》正式出版!

內容介紹

  本書作者群除分別具有教育哲學或教育社會學學術專長,多數作者更有實際參與相關政策制定、政策審議或政策推動之經驗。本書共收錄十四篇論文,分別針對高等教育(大學多元入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技職教育(技職人才培育、各部會技職政策規劃)、師資培育(小學師資培育課程改革、教師專業政策發展)、中等教育(108新課綱制定與審議、中等教育升學政策之公平性問題)、國民小學教育(國民教育階段母語教學、正向管教的理想與問題)、幼兒教育(幼教公共化政策)、雙語教育(雙語教育政策的多元文化觀檢視、從雙峰現象到雙語國家的矛盾邏輯)以及實驗教育(摸索前行的實驗教育奧德賽旅程)等。本書期待能藉由批判反思之觀點,一方面檢視臺灣重大教育政策與改革,清楚呈現相關教育政策之理想及其實踐落差,另一方面也期待能以更具正義性與希望性之教育理想,為下一步教育政策擘劃提供建言。

本書目錄

主編序

  1. 招生專業化下大學多元入學的透視與省思(陳啓東)
  2.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的問題陳顯:政策問題化的觀點(陳宏彰)
  3. 我國技職人才培育政策內涵與評析(侯雅雯、游振鵬)
  4. 我國技職人才培育與部會政策規劃問題之評析(劉育秀)
  5. 臺灣小學師資培育課程改革脈絡中的爭議與出路(楊智穎)
  6. 臺灣教師專業政策發展的回顧與前瞻(顏于智)
  7. 眾聲喧嘩之後?談108新課綱制定與審議過程中的美麗與哀愁(鄭勝耀)
  8. 十二年國教中等教育升學政策之爭議、困境與可能出路(黃柏叡)
  9. 正向管教的理想與問題(蘇永明)
  10. 應予承受之重:我國國民教育階段母語教學之應為與難為(許誌庭)
  11. 臺灣當前2-5歲幼兒教育與照顧公共化政策的運作與反思(林俊瑩、李元成)
  12. 國家雙語教育政策的問題與評析──多元文化觀的檢視(莊勝義)
  13. 哩供瞎毀?:從「雙峰現象」到「雙語國家」評析臺灣實施雙語教育之矛盾邏輯(鄭英傑)
  14. 摸索前行的教育奧德賽旅程──臺灣實驗教育政策的理想與實際(王俊斌)

※以上文字,摘自博客來

本會黃藿教授、何佳瑞教授主持校譯的《天主教教育哲學:教會與兩位哲學家》(A Cathol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he Church and Two Philosophers)正式出版!

  在面對今日多元主義和多元文化的社會,本書揭示天主教的學校教育必須關注學生來源在宗教與民族上多元化背景的差異,並設法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作者德蘇薩神父(Fr. Mario D’Souza)基於天主教的理念為天主教教育哲學提出了一種簡潔的陳述,為天主教學校的使命建構了穩固的基礎。本書透過檢視梵二會議後教廷公教教育部相關的教育文獻,並參考當代著名哲學家馬里旦和朗尼根的著作,來因應教育上的各種挑戰。他透過天主教的哲學人學,解釋了教會學校如何能夠避免宗教上的排他主義和原教旨主義的極端,同時避免淪為相對主義和個人主義,來服膺多元化的需求。透過師生與社會之間關係的探討,以及對良善、紀律與知識目標的追求,來達成天主教學校全人教育的目標。他主張,學生必須為了個人與社群的自由與本真性來接受教育,並為共善一起奮鬥,為天主教教育哲學如何能為個人與社群的這種轉型提供框架。

更多訊息,請參考:輔仁大學出版社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